甲子芳华,喜欢新华医院儿科的那些理由

第一次来新华医院的人,总会被医院里那座曲径通幽的花园吸引。花园中间屹立着高镜朗先生的半身像,见证着这所他亲自参与创建的医院成长壮大。自建院以来,新华医院的儿科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一直为无数小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

披荆斩棘新华儿科系的成立
1953年,成立不久的上海第二医学院(二医)响应中央和国家卫生部门的号召,开始着手儿科系的筹建。1955年儿科系建成,初期系部设在二医附属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内,后又迁至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二医领导高度重视儿科系的发展,一方面着手调整充实儿科系领导小组以及系学术委员会,任命高镜朗为主任,富文寿为第二主任,郭迪、曹裕丰等为副主任;另一方面,由于九院在日本侵华战争时遭到严重破坏,医疗设备比较差,不利于儿科系的长远发展,在高镜朗等教授的呼吁下,院方明确提出:“到外面想办法,把儿科系搬出去。”为了寻找新的教学基地,本着“为工人服务就要到发展相对落后、人口众多的地区去”的思想,负责人曹裕丰选择了人口多、产业工人多的杨浦区。杨浦区领导得知后也非常感谢和支持,并推荐原榆林区中心医院周边作为备选基地。为体现新医院新人、新事、新思想,也预祝建成后年年岁岁有新成就、攀登医教研的新高峰,决定医院以“新华”命名。

经过一番重整规划后,1958年10月4日,新华医院正式开业,曹裕丰为第一任院长,史泽亭为首任党总支书记。

1958年开院时原江浦路医院大门

新华医院建成后,儿科系于1958年底整体迁入,其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等各方面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病人纷纷慕名而来,就诊环境拥挤不堪。卫生部和高教部为缓解这一情况,仿照郭迪从列宁格勒儿童医院带回的建筑方案建设儿科大楼。 

新大楼于1961年儿童节正式启用,核定床位226张。并于1962年5月正式成立新华儿童医院,新华医院和新华儿童医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机制,创造了一个新的管理模式。

 

动态黑色音符

 

精诚团结

儿科的发展壮大

新华医院的沃土让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老一辈怀着同一个目标不懈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医疗方面,小儿外科佘亚雄国内首创“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SWEASOA'S术)并在全国推广,还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脐—剑突”联体婴儿分离,并且克服术后重重难关成为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手术分离联体婴儿。

小儿骨科吴守义带领小儿骨科首创国内肢体延长手术器械,对小儿先天性、后天性各种肢体畸形的矫形手术奠定了基础。

 

小儿传染病科顾友梅在国内率先应用人工冬眠疗法成功抢救中毒性菌痢。

 

小儿内科刘薇廷团队在国内首先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并研制儿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阿—斯综合征”,参予研制1000毫安X光机并率先开展婴幼儿心血管造影术。

 

谢競雄、应大明及王耀平着手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及骨髓移植。

 

丁文祥及苏肇伉自行研制小儿心肺机并开创了国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先例。

 

陈树宝负责研制了XH600型小儿脚踏车运动试验仪。

 

中医科张树一率先开中西医结合的小儿哮喘专科门诊。

 

小儿麻醉在金熊元、鲍泽民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联体畸形手术麻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内外科的手术麻醉等,并参与中国第一台小儿呼吸机及麻醉机的研制工作。

 

儿内科汪梅先完成“上海0—14岁智能迟缓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周爱卿负责的“婴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内科姑息疗法的研究”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内科治疗带来重大突破。

 

小儿心胸外科首创的“小儿深低温体外循环停循环技术” 是婴幼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们改良的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将手术死亡率在连续五年里降低到零。开展小儿先心病数量和质量居全国第一。小儿心血管专业被确认为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

 

小儿血液病专业在顾龙君等带领下白血病化疗的研究成果显著,居国内领先水平。小儿胃膀胱扩大成形术等均为全国首创

  • 甲子芳华,喜欢新华医院儿科的那些理由已关闭评论
    A+